6月20日,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滇池学院落下帷幕。由我院组织申报的作品《“热”影随形——面向红外探测技术关键材料的研制》在全省72所高校、988件省赛作品、349支省赛决赛团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,荣获本届省赛特等奖,全省仅49项特等奖,本项目排名第16,同时本项目入选省赛闭幕式“优秀作品路演”,成功晋级“挑战杯”国赛。
《“热”影随形——面向红外探测技术关键材料的研制》
作品类别:科技发明制作A类
作品分类:信息技术
团队成员:潘子萌,王佳晨,武乙林,李木苏,李红苹,马悦宁,梁新慧
指导教师:刘翔 张景攀

该项目由材料学院本科学生潘子萌同学担任项目负责人,团队成员包括王佳晨、武乙林、李木苏、李红苹、马悦宁以及梁新慧同学,项目指导教师为材料学院张景攀书记、刘翔副院长。作品围绕云南高原复杂气候条件下单兵红外夜视设备存在的“成像迟滞、识别模糊”问题,聚焦“非制冷、高性能、国产化”三大目标,开展新型红外探测技术关键材料的研究与开发。
作品历时近三年,团队从基础理论学习入手,经历材料合成、性能测试、论文发表等多个阶段,逐步构建起系统的研究体系,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。截至目前,项目本科生团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SCI期刊,其中2篇Ceramics International和1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CeramicSociety ,学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4项,同时项目团队成员主持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,2项材料学院踔厉成才训练计划项目,项目整体呈现出显著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。
值得一提的是,项目团队中的所有应届本科生均已成功升学深造,继续投身科研探索。其中,项目负责人潘子萌同学将赴中山大学继续深造,王佳晨同学保送至西北工业大学,李木苏同学是中国航发与昆工联合培养,李红苹同学是中国钢研与昆工联合培养,武乙林同学考取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。团队成员将继续在高水平科研领域深耕前行,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坚定理想与不懈追求。
“挑战杯”竞赛素有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“奥林匹克”之称,代表着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。本次云南省赛共吸引了来自全省72所高校的近千项作品参赛,竞争异常激烈。我院作品在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,不仅彰显了材料学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,也充分体现了学院长期以来聚焦为党育人,扎根青年成长发展需求,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有效实践。接下来,学院团委将继续为项目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,协助其进一步打磨作品、完善展示方案,力争在即将到来的全国决赛中再创佳绩!
供稿:戴金珂